脑死亡认定标准差异引发悲痛讨论:医学角度无生还可能
2月12日讯,国安U19球员郭嘉璇在参加北京足协组织的西班牙集训期间不幸受伤,并被当地医院宣布脑死亡。这一悲剧性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在接受封面新闻采访时,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龚敏对“脑死亡”的认定标准进行了详细解读。
根据龚敏的介绍,不同国家对于脑死亡的判定标准存在差异。郭嘉璇在西班牙医院确诊为脑死亡后,根据当地法律将会进行尸检。然而,其父亲抵达西班牙后请求将其运回国内治疗。对此,龚敏表示:“转运脑死亡患者风险极高且复杂,这可能导致意外情况发生。从医学角度看,转运并不会改变已确认的不可逆状态,而是增加额外风险。同时,还涉及到法律和伦理问题,各国对脑死亡的定义不同。此外,该过程需要专业医疗团队与设备支持,同时还需提前协调航空公司及办理繁琐的转运许可和相关文件。”
那么什么是“脑死亡”?据龚敏解释,“腦死”指的是包括大脑、小 cerebellum 和brain stem 在内所有功能完全丧失的一种状态。处于这一状态下,即使通过医疗设备维持心跳和呼吸,但患者已经无法恢复意识或自主呼吸。他们深度昏迷,对任何刺激毫无反应,没有意识感知,一切生理活动均依赖机器,包括瞳孔反射、角膜反射等都消失,大部分情况下也没有电波活动。因此,在医学上,这是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去世的重要依据之一,从科学层面来看,此类患者再生存几率微乎其微。
关于为何头部受到撞击能够造成如此严重结果?龚敏指出,当头部遭遇强烈冲击时,会导致颅内组织挫伤、血肿出血以及神经元损毁。如果直接影响到控制心肺功能的大 brain stem,则可能立即致命。而颅内出血能引发更大的危害,如硬膜下、硬膜外或者其他类型的血肿,使得颅压增高,引起所谓“大疝”,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就有损坏 brain stem 的危险,从而最终演变为临床上的“腦死”。
"此外,如果暴力撞击同时影响到了心脏,也有可能导致呼吸或心跳骤停,那样就会造成供氧中断,因为大多数时候人的大 脑 对缺氧十分脆弱,只要超过4-6分钟便可产生不可逆损害。" 龔 敏补充道。“还有一些继发性的创伤,例如如出现气胸现象则进一步加重病情,加之处理不当亦易酿成生命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