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金元时代:本土球员溢价现象引发恶性竞争危机

seoxx 足球 2024-12-30 5 0

12月30日讯 针对“金元中超”给中国足球带来的重大影响,《足球报》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文章指出,除了天价外援的引入,对本土球员身价和年薪的不理性提升才是更为严重的问题。本土球员在这一过程中迷失了自我,而他们原本就数量稀少、质量不高。

在“金元中超”的时代,由于资本的不理性投资,本土球员的转会费和年薪被哄抬到了离谱的水平。这不仅彻底破坏了之前国内足球生态,也波及到已经脆弱的青训体系。在这个时期,能够成为主力的位置让这些本土球员面临着人数与素质双降的发展趋势,这必然将影响国家队表现。

回顾历史,自2003年吴承瑛以1300万人民币转会国际以来,本土球员身价首次突破1000万元大关。而8年后,姜宁加盟恒大的交易打破此纪录,实现1400万元的新高度。从那时起,高额囤积本土球员现象开始蔓延,包括阿尔滨、鲁能以及苏宁等俱乐部纷纷效仿。

中超金元时代:本土球员溢价现象引发恶性竞争危机

2015年的“金元中超”开启之际,上港以5000万签下于海,使得本土玩家转会费用跨越半亿;而孙可则以6600万加入泰达。同时,当时还处于中甲联赛中的华夏也豪掷6000万,引进杜威等五名当地选手。至2016年底,该球队再次耗资至少2.2亿元签下六名内援,其中23岁的中卫金洋洋,以8000万的价格成为首位转会费超过1000欧元的大牌国脚,其市场价值当时仅125万元,相差64倍!

随着时间推移,到2017年,中超内援费用从千万级跃升至1亿以上。其中华夏再度疯狂购入6名国内选手,据称赵明剑与张呈栋均达到1.5亿元,而其他如尹鸿博、高准翼等人的溢价同样惊人,总投入接近66亿元。此外,中甲佳兆业也是毫不示弱,从崔民到王大龙都花費不少资金进行引进。

中超金元时代:本土球员溢价现象引发恶性竞争危机

进入2018年以来,此类狂热继续盛行。华夏例如又一次出击,把姜至鹏和胡人天纳入麾下,仅这两笔交易便消耗掉约2亿资金。同样地,各支球队对于优秀年轻人才展现出的极端竞争态势,让各项合同背后的数字愈加夸张:许多刚踏上职业生涯的小将们竟获得超过500万个年度收入,以及几乎所有顶尖新秀皆有数百万甚至千余万美元待遇。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中国足协或相关机构却未见有效应对措施,加重了整体环境恶化程度并进一步阻碍未来发展潜力释放。

中超金元时代:本土球员溢价现象引发恶性竞争危机

"金元"对中国足球造成全方位冲击,不但体现在一线队,更渗透到青训系统乃至留学运动项目。如果不是盲目提高市场行情,将部分预算用于深耕基层建设或者培养海外实习机会,那么今天我们所看到局面的确可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