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柳芳:当之无愧的“国家队”新星
前体操运动员吴柳芳因一段擦边视频而引发舆论风波,卷入事件的还有游泳运动员刘湘、前击剑运动员秦雪以及奥运冠军刘璇等人。关于公序良俗的争议并不新鲜,这种讨论已经延续了几千年,而如今这场口水战也未必会成为例外。同时,吴柳芳的社交账号已被解禁,并且粉丝数量持续上涨,目前已有超过400万名追随者。这其中既有围观热闹的人,也有人在共情“普通人生”的经历。因此,她很可能在这一波舆论中意外受益。
不过,我认为最重要的争议点是:国家队退役后的运动员是否可以继续使用曾为国效力这一标签。这个话题虽然显得荒诞,却又极其严肃。每个人都有多段不同的人生经历,自然希望展示对自己有利的一面,这是常见心理。
例如,如今许多自媒体博主以北大或清华毕业作为标签,他们所做的大多数事情与吴柳芳相似,即通过流量变现。然而其他同学却可能会质疑:“你能否别挂着北大的牌子来卖狗肉?”这种情况反映了一种群体利益意识。同样地,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海外打架输了,还声称对方欺负“中国人”,我首先想说的是,你只是个独立个体,不应代表整个群体。如果换成另一个中国人,说不定就赢了呢!
从旁观者角度看,我们应该避免将个案上升到整体,以免影响自身形象。我理解管晨辰对此事的不满,因为如果吴柳芳贴着“体操运动员”标签跳舞,会不会让别人误以为所有体操选手都如此?她需要依靠自己的身份维持社会价值和阳光形象吸引粉丝。但理解管晨辰,并不是支持她。在很多网友看来,本次争议并非单纯涉及两位当事人的私人利益,而是探讨国家队运动员这一身份是否能够自由使用的问题。
我的结论是:当然可以用。当张继科因为赌债丑闻曝光时,没有人要求他放弃乒乓球国手头衔;而他开培训班时也没有主动声明自己是一名素人。那么为何吴柳芳直播的时候,就不能提及自己曾经是国家队成员呢?难道只有奥运冠军才享有特权吗?这样的逻辑显得过于片面。
我们必须勇敢面对有关举国体育体系内,运动员身份归属的问题。我的观点是:这些荣誉属于他们本人。有些声音指出,是举国制度培养了他们,使之取得今日成绩,这听起来合理,但实际上这是一个筛选过程。而那些被淘汰掉的人,同样努力但未能成功,因此我们无法忽视每位 athlete 的主体性。他们绝不仅仅是系统下的附属品,所以历史上的荣耀理应属于他们个人。一位人士若自称过去为国家队选手,又或者表示自己曾获冠,无需我们的许可,更无所谓虚假宣传或违法行为.
近日,有新闻报道巴黎奥运羽毛球冠军郑思维宣布退出国际赛场(实则离开国家队),开启新的生活阶段,他直言不愿望世界级奖项成为唯一标识。这使我想到,或许 吴 柳 芳非常羡慕郑思维,因为作为奥运冠军获得资源丰富,可以选择更多的发展方向,同时拥有更广阔的人生观。然而,每个人高低起伏都是自己的责任,其间遭遇与选择皆由己掌控,包括它带来的各种权益和后果。”
(凤凰网《凰家看台》出品 作者 丰臻|图片 视觉中国)